|
土饃 |
土饃,是濟源市王屋山區(qū)的傳統(tǒng)特產。土饃是以面粉為主要原料,雞蛋、芝麻、香油、蔥花等為輔料,并以王屋山特有的白面土為烘焙介質,精心炒制而成。土饃是用白面土烘焙的饃,顏色似土,故稱土饃。其味清香可口,存放期長,并含有多種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,是一種高鐵、高鈣、高鋅、高鉀的傳統(tǒng)食品。長期以來,山區(qū)人民以食用土饃來調節(jié)人體機能,補充有益元素、醒脾健胃、消滯化食、柔和腸胃。
|
|
|
卷子饃 |
“卷子饃”又稱“枕頭饃”,長約一尺,寬約五寸,重達三至六斤,堪稱饃中之王。其做工甚細,先選用精細白面揉和百遍,然后用鐵鍋以文火蒸制而成。饃焦金黃,厚達半寸;饃瓣潔白,層層相包。吃在口中,濕潤柔筋,雖干不燥,耐嚼而又松軟。存數(shù)日之久,不霉不硬,實為旅行食用佳品。 |
|
|
|
|
油旋饃 |
油旋饃是烙饃的一種。先將和好的白面搟成圓片,上放香油、鹽、五香粉、蔥花,從一邊卷成條狀后,再從一頭盤成圓錐狀,壓平后搟成圓片,放入鍋內烙熟,烙時要翻幾次。此法烙成的饃成一圈一圈的螺旋狀,故稱油旋饃。此饃吃起來外焦里軟,咸香可口,是一種人人喜愛的特色食品。
|
|
|
南樂壯饃 |
南樂壯饃是南樂大眾小吃,俗稱肉餅,已有100多年歷史。劉家壯饃創(chuàng)始人以打壯饃為生,頗有名氣,至今已傳三代。劉家壯饃形如圓月,直徑約30公分左右,皮分4層,面皮肉餡、餡以鮮羊肉為主,以蔥、姜、菜蔬、香油等多種祖?zhèn)髯袅蠑嚢瓒。皮為小麥精粉,經過面板面、餡包裝成形后,放在特制工具平底煎盤(鐵制)中進行烤制加工,火候和時間要恰到好處,經幾次翻動即成。熟后的成品壯饃,色澤金黃,外焦內嫩,食之鮮而不膻,香而不膩。 |
|
|
|
|
|
石子饃 |
石子饃是將餅坯放在燒熱了的石子上烙制成的,故而得名,又稱砂子饃、餑餑、干饃。由于它歷史悠久,加工方法原始,因而被稱為我國食品中的活化石。石子饃歷史非常悠久,石子饃具有明顯的石器時代“石烹”遺風。主要原料是:面粉、豬油、小油(植物油)、食鹽、大料、花椒、蔥等。石子燒餅外觀焦黃鮮亮,中凹邊突,活像一個橢圓形的小金盆,咬開后層次分明,外酥內軟,咸香可口,經久耐貯。這種饃是用上等白面粉,放入油和鹽(糖),有的還加入鮮花椒葉,制成饃坯,烙制而成。具有油酥咸香,營養(yǎng)豐富,易于消化,攜帶方便。
|
|
|
|
肉夾饃 |
“肉夾饃”的叫法是古漢語的倒裝句式,其意為“肉夾于饃中”。肉夾饃,是兩種食物的絕妙組合:臘汁肉,白吉饃。饃香肉酥,回味無窮。臘汁肉歷史悠久,聞名中國,配上白吉饃,有著中式漢堡的美譽,臘汁肉夾饃由三十多種調料精心配制而成,由于選料精細,火功到家,加上使用陳年老湯,因此所制的臘汁肉與眾不同,具有色澤紅潤,氣味芬芳,肉質軟糯,而不爛,濃郁醇香,入口即化的獨特風味。
|
|
|
|
|
水激饃 |
水激饃原名水浸饃,發(fā)源于商丘古城歸德府,創(chuàng)于明代。制作方法是將饅頭切成寸許長、指頭般粗細的饃錠兒,干后放入40度左右的熱水中浸透,再放入滾油中炸成金黃色,撈出后疾速放入提前備好的稀糖汁中,經二三秒鐘后撈出,成品色澤鮮艷,外焦里濃,香甜可口。因糖汁中有水,饃炸好后要放在水里激一下,所以叫“水激饃”。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