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肥腸,又名豬大腸、豬腸。 肥腸
豬腸是用于輸送和消化食物的,有很強的韌性,并不象豬肚那樣厚,還有適量的脂肪。根據(jù)豬腸的功能可分為大腸、小腸和腸頭,它們的脂肪含量是不同的,小腸最瘦,腸頭最肥。豬大腸有潤燥、補虛、止渴止血之功效,可用于治療虛弱口渴、脫肛、痔瘡、便血、便秘等癥。 |
|
|
產(chǎn)品展示 |
|
配料 |
菜系:家常菜譜
口味:咸鮮
工藝:燒
原材料:豬大腸200克[1]、冬茹10克、生姜10克、蔥10克、蒜子10克。
調(diào)味料:花生油30克、鹽10克、味精8克、白糖3克、老抽王10克、麻油5克、胡椒粉少許、濕生粉20克、清湯50克
|
|
|
操作 |
1、豬大腸洗凈切條、冬茹切條、生姜切片、蔥切段、蒜子切去二頭。
2、燒鍋下油,放入姜片、蒜子、冬茹、大腸煸炒至水干。
3、加清湯,調(diào)入鹽、味精、白糖、老抽王、胡椒粉至汁濃時,用生粉勾芡,淋入麻油即可 |
|
|
|
|
|
食用功效 |
腸性味甘、微寒,歸大腸經(jīng)。主治便血,血痢,痔瘡,脫肛。 新鮮的豬腸呈乳白色、略有硬度,有粘液且濕潤,無膿包和傷斑,無變質(zhì)和異味。如果出現(xiàn)綠色,硬度降低,粘度較大,有腐敗味為質(zhì)次和腐敗腸。
一般來說年青人多吃一點沒什么問題,但對于中老年人,則是少吃為好,因為動物內(nèi)臟含高膽固醇,對于多有高血壓,高血脂,糖尿病以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不宜多吃。
|
|
|
|
食療作用 |
豬大腸性寒,味甘;有潤腸,去下焦風(fēng)熱,止小便數(shù)的作用。 用豬大腸治療大腸病變,有潤腸治燥,調(diào)血痢臟毒的作用,古代醫(yī)家常用于痔瘡、大便出血或血痢。如《仁齋直指方》和 《奇效良方》中的豬臟丸,《本草蒙筌》中的連殼丸等,皆是用于治療直腸病變的名方,其中均用到豬大腸。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