禪宗五祖弘忍于躬耕中提出“農禪并重”,劃時代地將印度禪與中國禪分開,從此,在中國這片熱土上,一代又一代的禪宗修行者過起了“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”的生活。到百丈禪師時,更是將這種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寫進了清規(guī),被歷代禪修者奉為圭臬。 五谷雜糧,禪者食之,名為禪食; 提神之茶,禪者飲之,名為禪茶; 芳香之果,禪者品之,名為禪果。 禪者將精心培植的成熟果子細心摘下,奉于佛前。禪燈永輝,果香沁人。那果香中包含著禪者的虔敬和心花的芳香。禪宗便在這種虔敬與這份芳香中念念相續(xù)……
中國佛教并不是一開始就素食,而是經過相關經典的傳播、僧人的自覺、帝王的提倡 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,逐漸形成共識。梁朝的梁武帝,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,他曾寫過〈斷酒肉文〉提倡素食,武帝之后北齊文宣帝向僧稠法師求受菩薩戒,由于古時帝王慈憫眾生、提倡素食,上行下效,對于民風的改善,有很大的影響。 其次,素食的原理,來自護生的觀念。吾人觀察世間上的一切有情眾生,無不愛惜自 己的生命,即使是小如螻蟻,如不幸溺水,尚且奮力掙扎,但聰明的人類卻往往忘卻自己曾受刀杖楚毒的痛苦,為了滿足一時的口腹之欲,宰殺眾生,孰不知因緣果報的道理,最后還得承受苦果。吾人提倡素食不殺生得五福,何等五?一者、壽命增長。二者、身安隱。三者、不畏兵刃虎狼毒蟲所傷害。四者、得生天,天上壽無極。五者、從天上來,下生世間則長壽。今見有百歲者,皆故世宿命不殺所致。